糧食穀類是人類必要的食物嗎?
這幾年有非常多關於糧食的爭議,這些糧食包含小麥、黑麥、大麥、糙米等穀物,有些專家認為它們很健康,必須天天攝取,可以維持身體健康機能,預防某些疾病,但另一方的專家持相反的意見,認為糧食穀物根本不應該吃,也相當的不健康,會引起身體許多不好的狀況。兩派的說法,究竟誰對誰錯?又該信任誰呢?那讓我們來研究一下。
糧食的耐受性
有些人只要吃糧食食物就會發胖,有些會有乳糜瀉的狀況,更有部分的人會有生命危險,但是有部分的人即使吃了一輩子也不會有什麼不良的反應。有這樣不同的生理反應其實跟基因和耐受力有關係。有些專家認為人類吃穀物的歷史發展相對短,身體的消化系統沒有足夠的時間完全消化。但是一些將穀物作為長期傳統飲食的國家,身體能比較能接受。
糧食屬於禾本科作物的種子,過去人類一般不會去食用,而是動物的飲食來源,而我們吃動物。但是透過食品工業的發達,人類大量開始種植並攝取。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呢?便宜!
現代糧食 VS 一百年前
主要的問題出在這裡,農業大公司為了增加作物的產量,為了讓糧食很容易成長,因此提高麩質的比例,即使在很冷的天氣都還能生長。這樣調整糧食的營養結構結果,讓某些專家認為這是麩質過敏的人一直不斷地增加的因素。一百年前的穀類的成分比例和現代已經不太一樣了。歐洲國家的某些地區依舊使用傳統發酵方法處理穀物,這樣加工法可提高對穀類敏感者的耐受力。從總總的因素看起來,食品加工農業必須為這樣的情形負上一些責任。
糧食中不良的物質
- 植酸
大部分糧食中都有大量的植酸。而植酸是植物代謝所產生的物質,它會阻礙或破壞體內對於維生素、礦物質等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利用,對健康會造成不良的影響。雖然麥有一些些的營養,但問題是人體能不能消化和利用。
為了減少植酸,我們可以先將麥泡在水裡一整夜,這樣處理後植酸會減少很多(米也可以這樣處理喔!)。
- 凝集素
凝集素是植物抗蟲的抗營養因子,在人體中會傷害腸道引起腸漏症問題,影響瘦素作用和肥胖型糖尿病前期的狀況。食物中的凝集素需要藉由發酵或泡水一陣子才能被人體有效消化,但是我們吃的加工食品幾乎都沒有通過這些過程。凝集素從腸道孔洞漏出來後會到處沾黏我們的組織,免疫系統開始攻擊這個外來侵略者的同時也會傷害我們自己的組織,導致自體免疫性疾病如大腸激躁症、結腸炎、甲狀腺炎、肌纖維疼痛、慢性疲勞綜合症和關節炎。雖然很多食物都有點凝集素,但是糧食、穀物和豆類含量非常高。
- 麩質
麩質是存在多種穀物中的穀蛋白,是一種蛋白質,能讓麵團有黏性、彈性、持氣性,讓做出來的麵包更為膨鬆。但是有一個缺點,人類無法消化,即使很多人吃很多身體也好像沒有什麼反應,但部分的人一吃到麩質,就會產生不良的反應,像是頭痛、腹脹、體重增加、荷爾蒙強烈變化、低睪固酮、自體免疫疾病和乳糜瀉等等。歐洲傳統的製作方法好像能減少過敏不適的反應,但是現代飲食中的所含的麩質比例這麼高,並且不能消化開始傷害腸道,引起腸漏症。由腸道逃逸的麩質漏至身體各處引起各種麻煩,跟凝集素一樣,沾黏在我們的組織、關節、眼睛、大腦等部位,免疫系統便開始攻擊自己的身體。主要的關鍵是我們沒有需要吃麩質,不去吃它反而可以讓身體省去好多麻煩。
目前開始流行無麩質食品,但是千萬要注意,雖然裡面沒有麩質,但他們使用更糟糕的東西替代,像是玉米澱粉、大米、木薯或馬鈴薯澱粉,這些原料使血糖上升的速度比蔗糖還高。很多食品公司會利用無麩質代表健康的方式誤導消費者,買東西時千萬要小心,別上當了!
- 影響血糖
糧食會造成血糖急遽上升,不管是全麥或是加工麵包。兩片全麥的吐司造成血糖上升跟直接吃6茶匙的糖一樣高。血糖濃度一旦增加,身體便馬上釋放胰島素,促進糖分進入細胞被消耗掉或是以脂肪的形式儲存起來。如果想要減肥,記得一定要少吃麵包或任何糧食、穀麥的食物。
- 纖維理論
很多營養師都會說糧食中含有很多纖維,但是食物中有更多更好的纖維來源,就是蔬菜。蔬菜不但有豐富的纖維,還有維生素、礦物質等營養素。喜愛吃糧食的人一般的情況下就會減少攝取蔬菜、蛋白質和健康的脂肪,因此身體也容易缺乏營養素。如果是沒有吃糧食就覺得吃不飽的人,可以吃地瓜、黑米和藜麥這樣好的碳水化合物。
整體來說,糧食、穀類對人類並非是必要性的食物。有更健康、營養素更加豐富的食物存在,並且選擇不吃糧食的人,從中獲得相當多的好處,常見的包含:
- 減少體脂肪
- 改善糖尿病問題
- 更好的睡眠
- 優良的情緒管理
- 緩解胃食道逆流
- 關節炎的緩解
- 緩解哮喘
- 降低血糖
- 降低血壓
- 降低低密度膽固醇
- 改善膚質
原來只是不吃糧食、穀類就可以獲得這麼多的好處。首先放棄麵包試試看,觀察身體會有怎麼樣的變化。少吃加工食品,多吃天然的蔬菜、水果、魚、蛋,身體負擔少自然能健健康康的。